此外如饥饱劳逸,五情六气,无不各有所关,是皆所谓禀赋也。一曰∶脉病在阴,则胀在脏;脉病在阳,则胀在腑。
千般难,不越三条∶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,为内所因也;二者四肢九窍,血脉相传,壅塞不通,为外皮肤所中也;三者房室、金刃、虫兽所伤也。故有是故而用是药,所谓“有病则病受之”,故孕妇可以无殒,而胎气亦无殒也。
湿从土化,病多发于肌肉。实者少壮新邪,则可攻可拔;虚者根本有亏,则倏忽变幻,可无虑乎?
入于脑则脑转,脑转则引目系急,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。胀由阴滞,以胃中阳气不能制水而肺肾俱病,喘咳继之,故动中也。
肿疼酸者,阳实于外,火在经也。厥有阴阳二证∶阳衰于下,则为寒厥;阴衰于下,则为热厥。
其寒者阳气少,阴气多,与病相益,故寒也。营诸阳,营养阳分也。